<埃塞行>(2)-----它的安全和贫穷
20余天后, 我又回到了埃塞.
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Nairobi 而来,有所不同,走的时候两人,回来时一人, 应了网络最流行的<一个人旅行>,有点赶时髦,但不是故意的.
Bonny留在肯尼亚处理未完的事宜.决定就在离开酒店时临时作出的, 把Bonny单独留在那儿, 说实在不是很放心. 我独自飞往埃塞,Bonny问行吗? 我大大咧咧地:行啊,不用担心, 那地我熟的很,不似尼日利亚的.
P1 05年的Addis 机场.第一次非洲的唯一片子,从MSN里救出的片,所以模糊的.(所有的图片电脑重装时忘了备份不幸全删除了.5.55)
话虽这么说,但这是我四次入非洲来唯一的一次独飞,突然间很异样的感觉,心底被掏空的虚, 如果前往的不是埃塞,我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吗?
原本也是可以推迟行程的,但因为到了旅途的最后期----极度疲倦期,什么美景,什么责任统统扔垃圾箱了, 我这个纸老虎要回家!一定要回家!
在内罗毕机场, 和相随多天的司机Kenndy 握手道别, kenndy 说:我是你肯尼亚永远的司机,任何时候回来请给我电话,说着在我本子上写下他的电话号码,好大的字! 不敢太感动, 转身握了一下Bonny 的手, 只轻言一声:保重!话音已变,不能再交代什么了,赶紧往柜台走去……
在遥远的异乡, 人亦变的脆弱了.20多天来和Bonny可以说相依为命一点不为过.突然间独自离开,他在背后目送, 这一幕竟然变得那么不堪重负.
因为在异域啊!似乎往前的每一步,都不可预测.
P2 从Hilton 酒店俯瞰的Addis Ababa 城市,这是09年的图片, 坐在阳台, 俯瞰Addis 城,12层的高度就可以俯瞰了, 城里的大楼极少, 视线开阔,不远的地方就是Entoto Mountain . 干季的时节,天空很蓝,不多的几朵白云, 如我一样闲散.
P3 放学的孩子.担心孩子发现了在车内的我, 就躲起来拍,结果这样了.还是09年的图片,做一个埃塞的孩子, 是快乐的,是透彻的.就算那些在街头等着给人擦鞋的孩子,一样会有很明亮的笑脸.这那笑起来的明媚会让你心动,让你感觉幸福指数和金钱的拥有不是成正比的.
P4 首都大街上.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是05年, 下了飞机,车行在这样的街头, 我一直以为还在郊区行驶,其实机场就是市内.Addis 是首都. 离开那些有来头的国府大院,其他的看起来就是80代中国的乡镇?
P5 这次到来是夜里,行色匆匆.到了第二天上午,睡了一觉后, 拉开窗帘一看, 还是细雨濛濛中.
Bonny 把他中国手机留给我.他有一个肯尼亚的电话.这是我唯一和外界的联系了.此次的行程, 除了相机是加码的,所有的通信设备都卸去了.我只想证明, 如果想从这个网络消失一定能做到,想从现实里脱离出来也能做到.
到达Addis,是夜里, 绵绵细雨.
没有通知谁来接我, Bekele不在这里了,其他的人我还是没喜欢上.也是因为熟悉, 才有权利不去喜欢谁,不要谁来接.
出Bole国际机场,收到一条短信:"中国驻埃使馆电话01-3711960,紧急电话,匪警 911,救护912"
这短信很及时,若意外,不是还有祖国的使馆在后头吗?
就此壮了一下胆,去停车场叫车了,埃塞的物价不算高, 但机场的Taxi 被约定俗成地垄断了,150Birr才肯走, 其实正常的30Birr就可以的,Addis Ababa 城市不大, 去酒店并不远.
跟司机说:去Hilton .
P 6 Hilton 一景, 四星. 不如国内三星酒店,如果从设施来说,2星也就.,价格却是国内5星以上.中途试图换过其他酒店, 进了门就又跑回来了, 我相信那儿有跳蚤.
如果Bonny随同过来,还是想换个省点钱的住处, 非洲啥都缺,酒店更是,那价格奇贵无比,就算欧美人来也是觉得贵.但是.但是,这下着雨的夜,幽暗的路面…… 有些心虚.就改变了主意,往那个称着”家”的地方去。
行在一路阴暗的灯光下, 想当然应该从那条叫Bole 的大道走,不想走着走着,就迷糊了,这还是我熟悉的道吗?心里恐慌了.
我就壮着那背后祖国使馆的胆,问司机,你确定你去的是Hilton酒店吗?
确定!
P7 每一条小径,都有一道记忆的门打开.
那怎么?那怎么…不很对头呢?为了再壮多点胆,我还给他描述怎么怎么走.
小伙子倒是很耐心地回答,确定是去Hilton 酒店, 并很知道路.
心是悬的,我这个纸老虎!
最终的还是安全到达了,似乎预期就是如此, 会安全到达的,基于这份对埃塞的熟悉.
P8 而此次的潮湿, 是我们原来都没经历过的雨季非洲,我在一个人的清晨走过那些熟悉的路面,思绪飞扬.
非洲总是给人不安全的印象, 也确实很多国家是不安全的,但埃塞例外, 我想起第一次到达的是05年冬天,他们的干季,12月的天很明媚,Bekele 开着一辆Toyota带后备箱的工具车,四处逛.不管到什么地方, 我们下车, Bekele 随手一锁车, 而我们的包都在前座.不免担心,以经验.那车并不结实,只要有人愿意敲一下玻璃,那包就轻易失窃.
但Bekele 却告诉我们: 不用担心.没有人会偷!说话的当会儿, 车边已经有好多乞讨的孩子站着,笑容灿烂的.
圣诞前夜,我们请Bekele 及他的女友一起晚宴,席后, 我问:我们可以不要他们陪同去逛街吗? Bekele很肯定回答:可以!
P9 不许拍我-----坐在车上的我,架着相机在落下的车窗沿.不知道街头有什么, 就跟扫机关枪一样,枪下死多少人就不管了.Jim在后座说, 那人不让你拍照,哦,我一看图片, 果真呢!
我们还是坚持把担心疑虑告诉他.
他说:我们国家的法律很严, 凡是偷东西的人,一经抓到,是砍手的.别说抢劫了.
凭他拍着胸脯的这句话,之后我们就开始大摇大摆于街头了.只是,还是困扰于沿街孩子的乞讨.晚宴之后,上街到超市买点日常用品:水果,零食和餐巾纸等.回酒店的路上,就不停有孩子跟着,一群一群地唱着平安夜的圣歌……
P10 黄泥土的球场上尚未有角逐的身影,空旷的晨有空旷的记忆, 记忆里没有多余的阴郁色彩.
回到酒店,我们的购物袋-----就只是购物袋了……满满一袋的物品都已经作为报酬给了那些唱圣歌的孩子, 钱包里也只有那些大的票子在! Jim和我相视大笑,再去一趟吗,回来肯定还只是一个购物袋回来.
Bekele 开我们玩笑: you come as rich, and go back as poor(你们来的时候是富人,回去就是穷人了).那是在他等红绿灯时, 总有孩子过来趴在车窗(也许看我们是老外),有零钱在身上我们就肯定会给的.后来Jim还特意去换了好多零钱备用.连Bekele 的零钱都换着来,屡次之后, Bekele 才有这一说.
P11 这还是球吗?还称得上球吗?
有一个小故事
那应该是08年初的埃塞行吧,因与去美国的时间冲突.埃塞的签证作废了.让Tonny 陪Jim 去.回来Jim 带回这样的图片和描述.
“那是一个怎样的足球啊, 那还称得上球吗? 我为什么没有带回它了,一念之差啊,我怎么就没带回它呢.它是那么真实,不是宣传片.如果带回留给孩子,不比上多少课更直接更触动呢?”
今日想来,也替Jim 后悔着.
P12 分发礼物的Tony 被孩子们围住了----这一幕让我想起<走出非洲>,Karen 一回来,就有孩子围上去, 掏她的口袋,很温馨的场面.
故事是这样的, Jim和Tonny 在酒店附近散步,见一群孩子公园里踢着图片上的那个球.那群孩子的快乐感染了Jim, 他加入一起玩,却见到这个让他心酸的球,一时语塞.玩到最后, 他约定了第二天跟孩子们再见面, 告诉孩子,来,有礼物给他们,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所有的孩子都来了,还带来更多的孩子. Jim给他们的礼物就是几个从商店里买来的新球, 和糖果饼干等吃的东西.一哄而上的孩子让Jim一时束手无策,最后责令孩子排队才能分到那些糖饼,这才算秩序了.
我真的开始思考: 为什么非洲是今日的非洲!
思绪很乱, 就像理不出为什么中国是今日的中国一样.
是什么让我抛开了纯感性的女人触角去思考一下理性的现状呢?
P14 机翼下肥沃的田
“在分发免费食物的时候, 拉里贝拉(Lailibela) 周围所有肥沃的土地都空闲下来了,因为没有人再去耕作了.整整一代埃塞人成长起来了,却没有学会怎样耕作.为使餐桌上有食物,他们所作的是每一个月到城里去一趟, 把毛驴拴在城外,然后领取粮食(之所以把毛驴拴在城外,是因为规定越穷,分到食物越多,因此没有人愿意显示自己的家当),有些领了粮食的人直接就把粮食背到市场上去卖.由此,除了永远没有学会如何耕作的那代人之外,又增加了一代不再耕作的人,因为他们再也无法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卖出去了;他们的产品怎么可能竞争得过免费粮食呢?”
Rogers 还细节写到美国的慈善机构如何在当地募捐衣物,然后通过集中公司运达非洲,最后却以集中公司收到拍卖款项,而衣物流落集市零售,当地慈善机构一无所获的事实.和他们忘记耕作的结果一样,这些免费衣物流落在街头以低价出售,造成了无人纺织无人裁缝的另一个事实.
p15背柴火下山的女人
非洲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.这一点,连金惠子都疑惑过:为什么街头满是行乞的人, 而死在田里的牛却无人扛回家宰了吃呢?
由此Jim也说了一个身边的同样现象:说他的一个远房舅舅, 穷的不行,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,但是他每天啥都不做,抽着旱烟,晒晒太阳睡睡觉,等着亲戚们给点吃的给点穿的.
“当你需要援助之手的时候,必须记住你的胳膊上也有手,随着年龄的增长,你会懂得,你有两只手,一只用来帮助自己,一只用来帮助别人”.而中国的老话"救急不救穷"是否也是同样的道理呢?
P16 兜售帽子的孩子
道理是道理, 而我还是犯了错误,这个孩子是想用生意来换取钱物的, 其实应该鼓励他的生意才对, 鼓励他用他的劳动来获取应有的东西, 生意是劳动的一种,买下他的帽子,给他相应的钱,让他明白他的努力可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.但是, 还是一念啊,我居然犯了大错了.
我没有买下他的帽子,而是从钱包里拿了一张10Birr钱给他,交代一下他,分给其他的孩子.那会儿只是累,不想买任何东西,不想带走东西……
可是,可是.小错如酝酿大错,我罪就大了.
他是一个很有生意脑袋的孩子,一见我就过来问:会英语吗?.回答会,接着问:从哪儿来的?中国,然后他就他知道的中国说道一通, 顺带还恭维一下: 如果戴这顶帽子会很漂亮!
天, 小小年纪能有这通表现难道不应该鼓励一下吗?
P17 孩子和孩子的生意竞争
相信会有人不屑这种在旅游区的商业行为,认为推销人的品质已经变的不再朴实,而如果一味朴实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.一脸纯真可以买到一张去美洲的通行票.那么我们就去鼓励和保护这种原始的继续.
但如果不行, 那我们怎么成长的就允许别人怎么成长吧.
学习,变通,灵活之道,才能抓住前行的机遇.
P18 拿到钱的孩子目送我的离去
回到此时在美洲的Bekele来说, 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他之所以能够移民到美国,是因为中彩(Lottery)! 如果不是活生生的Bekele 给我的实例,我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.但它确实发生了, 我注视着整个过程(因他在广州时,那中彩得来的移民表格和他的包一起被偷了,我在第一现场, 他快发疯的样子把我吓的,也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给吓出来了,这之后我就一直关注这事,直到08年夏天到了美国)后,有所感慨:就算中彩,就算运气,也需要用脑袋去计划, 动手上网去申请,最后凭着运气得来.
P19 一看就知道是富家的孩子,这里的车比中国的还贵.
不舍得用脑的人,脑袋就如一潭死水,不舍得劳作的人,生活就只能是一潭死水.
希望少些如我糊涂之人,误导了孩子的前途.
回归到坐等粮食的地步是一个人的不幸,也是一个民族的不幸.
非洲是需要帮助的,一个能注入根本的帮助.
评论